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东北亚地质资源、古生物演化、环境变迁与松花玉石成因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25-10-29    浏览次数:

由吉林大学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和教学中心主办,吉林省通化县人民政府、吉林省地质学会、吉林有色金属勘查局等承办的“东北亚地质资源、古生物演化、环境变迁与松花玉石成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9月8日到11日在吉林通化大安镇召开。

来自俄罗斯、蒙古、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近20名国外科学家和国内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大庆油田、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吉林有色金属勘查局、吉林省地质学会等近30家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80余位专家和教授齐聚大安镇上湖上国际会议中心,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东北亚深部物质循环与深时宜居生命”展开学术研讨。

参会全体代表合影

  大会特邀中国地质调查局“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国代表严光生主任、俄罗斯科学院Igor Kemkin院士、南京大学杨爱华副教授、吉林大学王枫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John Dodson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尚晓东副研究院、大庆油田蒙启安首席、李跃主任,吉林省珠宝玉石首饰协会赵德钧总工程师,针对国际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计划、东亚深渊地震、埃迪卡拉纪和寒武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和松花玉石、造山带盆地构造沉积与油气、东北亚成矿作用等科学问题进行了学术讲座和交流学术会议期间,也专门针对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主办的《世界地质》(中英文)期刊的编辑委员会进行了调整,为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奠定了基础。

       中国地质调查局严光生主任、吉林大学王枫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John Dodson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地质研究所Alexandr Chashchin研究员等8位学者做了大会特邀报告。来自国内外13位学者做了大会主题报告。大会出版会议论文集一部,由吴文昊、尚新平编辑,收录论文和摘要37篇。

会议主席孙丰月理事长为特邀嘉宾颁发证书

(左:凯姆金院士,右:严光生主任)

  闭幕式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综合地址调查中心张大权主任主持,孙丰月教授致闭幕辞。我院研究生马慧、陈卓获得大会优秀口头报告奖,研究生尚新平、朱浩辰、杨小龙等6名同学获得优秀展板奖。

本次会议彰显了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的实力,在俄罗斯、蒙古、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学者中引起了极大反响。本次会议期间,对通化大安一带的新元古代赤铁矿、松花玉石矿、叠层石及晚更新世水洞古人类遗址,大安湖上村地质博物馆的考察,对深入了解华北板块东北缘新元古代地质演化,第四纪动物、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会代表考察新元古代南芬组地层

部分与会代表参观吉林省有色地质博物馆

(通化大安镇湖上村,2025.9.8

本次会议的召开,得到了吉林省通化县和大安镇人民政府、通化鑫鸿松花玉石有限公司、通化上湖上国际会议中心、吉林省有色金属勘查局606队、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在会议的接待、会议的安排、保障等多方面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给教育部、吉林省、通化和我校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次会议在通化县大安镇举办,借助东北亚中心的“桥梁”和“纽带”功能,促进了吉林大学与通化县的产学研合作,深度挖掘未开发资源潜力,助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夯实“一带一路”基础,同时为牢固树立我中心在东北亚地学领域的组织与引领合作地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